A.政府的干預
B.完全競爭狀態
C.國家計劃的實施
D.財政參與分配
A.經濟手段
B.法律手段
C.市場手段
D.行政手段
A.全部社會產品
B.全部剩余產品
C.全部國民收入
D.剩余產品的一部分
A.政治權利
B.財產權利
C.債務權利
D.自然資源占有權利
A.納稅人是經濟上的納稅主體
B.納稅人是法律上的納稅主體
C.納稅人是負稅人
D.納稅人是扣繳義務人
A.醫院經費
B.民主黨派機關經費
C.群眾文化經費
D.圖書館經費
A.發達國家政府投資所占比重較高
B.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政府投資所占比重較大
C.市場經濟國家中非政府投資發揮輔助作用
D.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投資在總投資中所占比重持續增長
A.它是政策性投融資
B.它獨立于市場之外
C.它的范圍有嚴格限制
D.它的目的性很強
A.穩定負擔,增產不增稅
B.實行低稅率
C.實行稅額減免
D.不征收農業稅
A.社會保險
B.社會福利
C.社會救助
D.社會優撫
A.市場方式
B.協商方式
C.非市場方式
D.談判方式
A.財政收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
B.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財政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重
D.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A.跨年滾動
B.三年滾動
C.四年滾動
D.五年滾動
A.預算平衡機制
B.赤字彌補機制
C.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機制
D.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
A.省級金庫
B.市級金庫
C.地級金庫
D.縣級金庫
A.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政策
B.公債政策
C.收費政策
D.稅收政策
A.企業所得稅
B.增值稅
C.個人所得稅
D.消費稅
A.0
B.3000
C.5000
D.8000
A.稅務機關有權核查所有納稅人的應納稅額
B.采取稅收保全措施,要經稅務所長的批準
C.采取稅收強制執行措施,要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
D.稅務機關可以扣押欠繳稅款的納稅人的護照
A.600.00
B.1526.21
C.2400.00
D.4664.16
A.鐘表維修
B.住宅裝修
C.道路維修
D.房屋修繕
A.購進貨物用于個人消費
B.購進貨物用于集體福利
C.購進貨物無償贈送給其他單位
D.位于同一縣市實行統一核算的兩個機構的貨物移送銷售
A.174.00
B.1374.00
C.1415.22
D.5654.34
A.銷售自來水
B.銷售古舊圖書
C.銷售自產的農產品
D.銷售避孕藥品
A.符合法定條件的代墊運費
B.向購貨方收取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C.向購買方收取的包裝物租金
D.受托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A.69700.00
B.69917.95
C.69955.00
D.73317.95
A.免征增值稅
B.繳納194.17元的增值稅
C.繳納291.26元的增值稅
D.繳納300元的增值稅
A.按3%的征收率計算抵扣
B.按7%的扣除率計算抵扣
C.按11%的扣除率計算抵扣
D.不予抵扣
A.不繳納消費稅
B.受托人代收代繳消費稅
C.委托方收回后在受托方所在地繳納消費稅
D.委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繳納消費稅
A.1200.00
B.1398.06
C.1440.00
D.1484.54
A.320
B.480
C.640
D.800
A.20
B.40
C.80
D.120
A.150
B.200
C.400
D.800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B.效率是公平的基礎
C.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分配過于懸殊
D.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A.農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當地適用稅額減半征收耕地占用稅
B.納稅人應當在獲準占用耕地之日起20日內繳納耕地占用稅
C.建設直接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生產設施占用林地的需要繳納耕地占用稅
D.耕地占用稅由土地管理部門征收
A.轉讓環節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
B.經稅務機關確認的房屋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
C.當期發生的全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
D.取得土地使用稅所支付的價款和按國家規定繳納的有關稅費
A.財政部
B.國家稅務總局
C.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D.主管稅務機關
A.當年公債發行總額/當年財政支出總額×100%
B.當年公債發行總額/國內生產總值×100%
C.公債余額/國內生產總值×100%
D.當年公債還本付息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