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場:運動員
A、木匠:釘子
B、籃球架:籃球
C、學校:學生
D、救護隊員:病人
下列一些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A.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約為5m/s
B.中學生登上一層樓所做的功約為1500J
C.正式比賽用的籃球架籃框高約為1.8m
D.電壓只要不超過220V對人體來說都是安全的
.留守兒童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其中80%左右是農民32)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具體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并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四大問題:一是日常生活質量下降,家務負擔加重;二是學業隱憂增多;三是性格孤僻、自閉、自卑者多,有的甚至違法犯罪;四是安全隱憂增加,傷亡事故時有發生。
據了解,由父親或母親獨自監護的留守兒童占全部留守兒童的近7成。這些孩子在缺乏親情的環境中長大,性格相對內向、膽小,在教育方面更注重物質上的滿足,忽視思想品德的教育。父親監護的留守兒童問題相對較多,由于母親不在身邊,父親管教失當,這些孩子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不穩定,生活懶散,性格孤僻、暴躁。
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和教育下的留守兒童,常常生活于溺愛和嬌縱之中。這些監護人大多年老體衰,以文盲半文盲居多,無法輔導孩子的學習,難以承擔起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往往是重“養”輕“教”,放任孩子自由發展,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對那些被托付給親戚、朋友或鄰居看管的留守兒童來說,監護人通常把他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相對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但對他們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卻極少關注。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極易產生“寄人籬下”的自卑心理。
該材料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浙江省蘭溪市現有中小學生85573人,其中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有12169人,占全市學生總數的14.2%,主要分布在一些偏遠的農村。為組織和動員全社會各界力量進一步關注、關愛蘭溪市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蘭溪市婦聯于2008年4月召開了留守兒童工作經驗交流會。
其主要做法,一是抓宣傳造氛圍。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各種宣傳陣地的作用,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十一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等政策法規進行了大力宣傳,并在《蘭江導報》開辟專欄,連續推出《一位留守兒童的生活》、《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等系列留守兒童報道,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這一特殊群體。二是抓試點促全面。鄉鎮以黃店鎮和柏社鄉為試點,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黃店鎮邵塢村、大塢陳村成立“留守兒童之家”;社區以蘭蔭社區為試點,成立蘭蔭社區“留守兒童之家”。具體采取“百崗聯百村”——巾幗文明示范崗與行政村結對的方式,結合雙方實際,在信息技術、物力、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蘭溪市核算中心根據結對村室內活動場地較小、室外活動空間較大等實際情況,除了捐贈電腦、電視機和少兒刊物以外,還為留守兒童置辦了籃球架等活動設備,極大地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目前,全市有22個獲得金華及以上級別的巾幗文明示范崗與行政村結對,并幫助結對村成立“留守兒童之家”。三是抓機制促規范。由各鎮鄉、街道的婦代會主任專門負責管理,村兩委協助配合,實行雙休日定期開放“留守兒童之家”。并建立了定時定人的管理工作機制,使“留守兒童之家”工作逐步走上正?;M瑫r,在農村中小學開展留守兒童健心教育和互助行動并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成立家校協作互助小組及愛心幫困互助小組等等。四是抓載體促活動。適時推出家庭教育知識進鎮鄉(街道)、社區系列講座,內容涉及科學教子、法律知識、心理教育等等;邀請知心姐姐作《更新家庭教育理念,關注青少年生存的智慧》專題報告會。
據統計,全市共計舉辦了系列講座一百多場,各鎮鄉、街道開辦了30多種類型的兒童寄養站,通過開展“我給父母一封信”主題征文活動,收到了1000多名留守兒童的心聲。同時結合“春蕾計劃”,資助貧困兒童,組織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結對留守兒童,拉開了“代理家長”的序幕,使留守兒童真正感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困有人幫”。通過有機結合地開展“代理家長”和“春蕾計劃”等活動,該市已結對和資助了將近200位貧困兒童和留守兒童,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盡了一份心,出了一份力,獻了一份愛。
該材料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年齡小自制力差、得不到家長的幫助等因素,目前留守兒童出現的主要問題是道德滑坡、學習偏差、心理失衡與安全隱患。
全國政協常委、黑龍江省政協梁副主席認為,這些問題是由城鄉二元制結構造成的:農民工無法承擔子女入學的高昂費用與各地不同教材影響教育銜接,直接推動了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產生;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舍失衡;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教育需求形成落差;農村學校課程設置與兒童身心發展不相適應等。
對此,梁副主席也相應提出了一些標本兼治的對策與建議。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鄉差距,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城鄉間的有序流動,梁副主席認為,“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根本所在”。
該材料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國婦聯2008年2月27日發布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抽樣數據,可以確認0~17周歲留守兒童在全體兒童中所占比例為21.72%,據此推斷,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農村留守兒童約4000萬人。
《報告》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結構和分布情況作出分析:
留守兒童各年齡組所占比例隨年齡增長先緩慢上升后下降。從0~15周歲,各年齡組的農村留守兒童所占比例基本呈隨年齡增長緩慢上升的趨勢,但從16周歲組開始的比例迅速下降。
性別比偏高,特別是在低年齡組,大部分省份的農村留守男童多于農村留守女童。在全部農村留守兒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
農村留守兒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廣東、湖南等省。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數居住在中南部的省份。
從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來看,超過半數的農村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不同年齡組兒童的家庭結構有一定差異。從不同年齡組的分析可以發現:年齡越大的農村留守兒童中單親外出留守的比例越高;大部分留守兒童的祖父母并非“年邁體弱”,但受教育程度偏低。
《報告》顯示,農村留守兒童接受小學教育的機會基本能得到保障,接受初中教育的機會尚未得到完全保障,但其受教育狀況仍然好于農村其他兒童。
據統計,絕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校念書,男孩在校的比例為92.58%,女孩在校的比例為92.01%。男孩未上過學的比例為1.75%,女孩的這一比例為1.82%。
《報告》顯示,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男女留守兒童受教育機會的差異極小。比較而言,各個年齡組農村留守兒童的在校比例都高于全部農村兒童的在校比例,特別是15~17周歲年齡組,農村留守兒童的在校比例仍然達80%,而農村兒童的在校比例只有70%。此外,部分中西部省份的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狀況相對較差,輟學比例較其他省份高。
《報告》指出農村留守幼兒面臨科學喂養;情感和社會性發展:接受正規學前教育的機會少等問題。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存在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缺乏;寄宿制教育需加強和規范;流動兒童在城市生活面臨困難等問題。農村大齡留守兒童存在父母流動對學業完成具有一定影響;就業層次較低、缺乏社會保障;大齡留守女童的性侵害等問題。
該材料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據調研了解,目前黑龍江省年齡分布在7~18歲之間的農村留守兒童已占適齡就學兒童的40%左右,他們或父母一方外出或雙方同時外出打工。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力度不斷加大,這個比例還會逐年上升。父母在外打工,雖然對留守兒童物質生活的支持能力有所增強,但兒童自律能力差,加之父母不在身邊,缺乏親情關愛和及時有效的教育規范,一些留守兒童已經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問題,如道德滑坡、學習偏差、心理失衡等,目前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占的比例已高達20%。許多留守孩子因為孤單寂寞而留戀上網、生活散漫、聚眾滋事甚至打架偷竊,一些女孩因渴求關愛導致早戀,甚至易被誘奸、早孕等。
另外,由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監護人文化素質普遍偏低,且有親情差距,對留守兒童學習管理介入困難,逃學、厭學、輟學時有發生,導致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普遍偏差。留守兒童是弱勢群體,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沒有父母的直接監護,更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侵害對象。留守兒童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強烈的傾訴、關愛和指導需求,這種情緒需求長期積累得不到正常疏導,對他們的心理健康也有較大的危害,致使一些留守兒童或變得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或性格孤僻舉動反常,形成畸形心理。
該材料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邵主任透露,從2000年以來,中國各級法院判決生效的未成年犯罪人數平均每年約上升13%,其中“留守兒童”犯罪已成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不容忽視的現象。據統計,未成年犯罪中有七成是“留守兒童”犯罪。
邵主任認為,“留守兒童”犯罪的原因很復雜,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缺一不可,而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留守兒童”缺失這部分教